蒲公英希望基金會發展了三大服務項目,從心靈到教育,再到環境,秉持散播祝福分享愛的初衷,期盼人人身心靈都有滿滿收穫
臺灣教育環境普遍較重視IQ智能發展,反之,在青少兒的心靈及情感上,較少給予教導。當孩子受到課業的打擊、人際關係問題的傷害或是原生家庭中複雜的壓力時,若無法獲得理解與支持,就容易衍生出憂鬱症、自殺、校園霸凌等事件。 我們渴望在孩子學習成長的路上,不只是知識的吸收,更能在品格和生命教育上更多被建造,擁有健全的身心靈,用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前方道路。 《蒲公英希望月刊》每月約10萬本月刊進入校園,2023年勵志版全新改版,培養孩子的「人生三力」:情緒力、人際力和自學力。同時,透過月刊延伸製作教案及學習單,以實際行動帶出正向影響力! 邀請您支持蒲公英,持續為孩子的生命品格教育盡一份力,點亮孩子未來!
乾旱缺水、森林大火、極端氣候等,與我們的距離不再遙遠。蒲公英以生命豐盛、生活簡單、生態平衡之「三生有幸」為核心理念,透過環境體驗教育,培育青少兒關心世界,提升國際視野,並投入社會參與。同時,因應極端氣候,並響應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我們在台灣偏鄉部落,推動生態永續,促進地方創生。 「原來世界的另一個角落連乾淨的水都沒有!我以後要更珍惜食物,也主動給予幫助。」—— J同學 「以前因為經濟關係,只好到城市打工,但一直都很想回部落。這次有機會回來工作,希望能讓部落越來越有活力。」—— L部落青年 邀請您捐款支持,讓孩子提升國際視野,使人與自然環境重新連結,促進生態永續發展。 支持我們: 300元,陪孩子走出教室,擁有世界公民的視野 500元,支持原生菜復育與友善農耕,讓生態永續發展 800元,給部落青年返鄉的機會,促進部落地方創生
台灣平均每11人就有1人看過身心科,1年就要用掉11.25億顆鎮靜安眠藥。然而政府編定的心理健康預算,平均1人不到30元;許多人礙於經濟、城鄉落差,或是對精神疾病的成見,無法得到專業幫助。 為了安慰各領域讀者的心,一篇篇充滿溫度的短篇幅故事——《蒲公英希望月刊》誕生了。讀者遍及各工商場所、醫院、學校、監所及機構,閱讀人次超過一億人。除了紙本月刊,我們也透過線上圖文、有聲故事、講座,以不同的形式接觸人群,安慰疲累、失落、傷痛的人心。 每個人都可能因為變故、遭受打擊、罹患心理疾病;本就處於高壓、陷於孤獨的人更有風險。以醫學的觀念,提升覺察情緒的敏銳度、提供內心支持、強化紓解壓力的技巧,以及引導正向的行為模式,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級預防」,可有效降低心理困擾。 邀請您支持蒲公英,持續運用文字的影響力,促進一級預防,讓更多人活出自在、豐富的生命,打造更安定和諧的社會!
邀請您參與蒲公英官網改版計劃,幫助我們,更有效使用每一分捐款;讓月刊故事更有溫度! 蒲公英官網改版內容 ※電腦/手機/平版瀏覽操作更簡單:全站RWD,讓瀏覽閱讀更友善 ※捐款支持更便利:捐款介面流程改善優化 ※工作內容一把抓:全站搜尋,資訊內容不漏接、分類標籤查找更精準 ※視覺活潑更現代:不停留傳統樣式,更新展現新版面 在過去,我們要花費許多人力在處理行政事務上 而未來,新官網將可幫助簡化流程 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投入在希望月刊、關懷偏鄉弱勢孩童、改善水資源及永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