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每一個人的力量一起發光,趕走所有不確定的黑暗。你,就是這冷漠世界的太陽!

串聯每一個人的力量一起發光,趕走所有不確定的黑暗。你,就是這冷漠世界的太陽!
🫄媽媽從沒去產檢...天生畸形而沒有左臂的小美,出生後就被單親媽媽送到鄉下,由靠著資源回收攢取微薄收入的阿嬤照顧,雖然小美(化名)每天都面臨著很多不便:吃飯、穿衣服或是洗澡時需要較多的幫助等等,但是小美並沒有放棄正要開始的人生,他依然努力的嘗試自己去完成生活上的大小事情,並且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情。 🙌家庭經濟條件脆弱,對即將要上小學的小美而言,因為無法承擔代價高昂的義肢費用,所以一直都沒有裝配過義肢,讓 “獨臂” 的小美對上學這件事不免感到驚慌與害怕。他無法像其他的小孩子一樣活躍自由的玩耍和做事。讓他常常感到孤獨和自卑。 🙋♀️『手』對小美來說,不僅是一個 “平等” 的象徵,更是一個 “心靈上” 的重要支柱。除了可以讓小美更方便地完成想做的諸多小事外,也可以提升小美的自信與勇氣,讓他在生活中不再因為缺失一隻手臂而逃避自己,隱藏自己。 ❤️中華耆幼呼籲大家一起為許多跟小美一樣的孩子們募集資金,讓他們也可以像你我一樣擁有 “一雙手”。每一份的善款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的每一份捐贈,都可以讓小美更加堅強。 只要你我願意!就可以為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提供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請與我們一起隨手傳愛,幫助他們甩開生命中的障礙。為小美和像他一樣需要幫助的孩子盡一份力。 🎊讓我們一起幫助這些孩子重新獲得生活的自由和美好。
幾年前暑假的一個早晨,五歲的俊傑跟哥哥一早就興奮的起床了,因為今天爸媽要帶他們去中部知名的遊樂場遊玩。為了去體驗海浪的感覺,俊傑可是苦練了好久的憋氣呢! 車子才剛剛開上高速公路不久,坐在後座跟哥哥打鬧不停的俊傑便慢慢地安靜下來,回頭正要跟兒子們說他們很乖的媽媽,看到一臉無精打采的俊傑像消了風的氣球一般攤靠在車門上,媽媽強烈的第六感立即覺得不太對勁。 過了一會,當媽媽再次看查俊傑時,發現俊傑整個人變得昏沉沉的,叫他也沒什麼反應時,媽媽開始緊張了… 車子從去遊樂場的路線轉往了去醫院的方向,下了交流道後,爸爸匆匆找了一家診所,讓醫生看看俊傑是怎麼回事。 經過醫師的緊急處置及觀察後,俊傑的狀況非但沒有好轉,而且還急轉直下,血壓飆高、意識模糊,於是送上了救護車直奔台中榮總醫院。 到院後,俊傑因為血栓、腦壓過高引發敗血性休克,立即被送進了開刀房進行搶救手術。經過一個月後,因為敗血症的問題,俊傑雖然持續依賴設備來維持全身的血液循環,但是對末梢組織細胞的壞死狀況,卻仍然持續惡化。在經過多次的手術仍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父母最後忍痛接受了醫生的建議進行了截肢手術以避免失去俊傑… 截至2023年末,全國仍有超過3600多位兒少正在努力的克服肢體障礙的困境。 多年來,中華耆幼在各界熱心人士的支持下,協助許多不同的 “俊傑” 重新回到生活的常軌上。雖然他們從小就背負了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壓力,但卻也在每位善心人士的協助下,找回自己,找到方向。 ❤️ 中華耆幼熱切的邀請您,一起成為幫助他們改變生命軌跡的堅定力量。
你知道我在找你嗎? 🦶爸爸...你說要去菜市場,原因是煮我愛吃的怎麼再次重逢就... 🦶氣溫驟降,阿媽好像只穿一件薄襯衫...趁我沒留意出去了! 拜託老天爺!請讓阿媽找到回家的路.... 「 當親愛的家人不見了」... 失智長者失蹤年年攀升,高齡社會下的咫尺天涯失智走失,為失蹤人口統計分類獨立可具體反映在當代無法忽略的問題 大部分的失智症患者屬於退化性失智症,【迷路】則是在初期與中期的病程當中常容易發生的狀況。 四年消失近七千失智長者 ! 數位助攻 預防勝於尋獲! 全台失智症患者突破卅萬人,警政署統計,失智者走失人數逐年增加,近三年共接獲六七○一人失蹤通報,截至上月尚有許多未能尋獲,成為家屬心中永遠的痛。 五成以上協尋對象都是失智症者,經通報而尋獲走失者的比例僅約六成(1475件),且有些找回者已因意外死亡,造成許多的家庭悲劇及社會負擔。 ✅✅✅走失輔具 感謝善心人士捐助airtag 及 定位鞋,家屬只要上網進入雲端系統監看,即可知道老人家所在位置,亦可設定區域範圍,當長輩離開設定範圍時,系統即會發出訊息通知,對失智症的家屬來說,又多了一份安心的新選擇。 ❤️【把您顧牢牢】 希望更多善心企業及人士能幫助更多家庭...你的友善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讓鞋子定位加入安全回家的路 。 中華耆幼目前預計113度傳愛計劃再採購500雙定位鞋及2000個 airtag 和1000NFC技術智慧手環提供需要的長者使用。 別讓 【遊走】的長者走上不歸路 中華耆幼謝謝您的支持!
🚫開了靜音,拔了插座的那群人... 因為有人來,可能可以帶我去看醫生,吃藥💊 🩺 因為有人來,我才有機會求助或求救 🧯 因為有人來,才有可能幫我換燈泡 💡 因為有人來,才發現...需要清潔人員忙了... 🧹 人際關係斷線 是怕死亡,還是更怕孤獨地活著... 獨居長輩林阿姨:「就想說,我自己一個人,我如果跌倒,如果死掉,都沒人知。」想想真對不起處理善後的人 獨居長輩葉爺爺:「我最怕的是,洗澡洗一半,跌倒了,倒在浴室裡面,就出不來了。」所以洗澡次數減少許多了 這是家庭結構裂解,職業驟變,活得越長,卻也最孤獨的時代,「只有一個人」可能將會是非常多人,獨居,獨老,獨死,需要社會及國家更積極的政策來陪伴。 特殊現場清潔人員盧R:「(很多孤獨死現場)他的生活其實,在很久以前可能就已經,逐漸地去放棄了活下去的動力,他也只是靜靜在等待死亡的來臨。」 在喧囂世界中,開了靜音的按鈕。 ❤️在台灣有將近二百萬長者在過去一年中,與不同親友見面少於一個月乙次,更有30幾%的長輩回答記不起來或完全沒有! 中華耆幼推動「青銀共生」專案,並不是要長者與青年人住在一起,而是與全國大專院校配合,取得學貸註冊學生名單再配合6直轄市、13縣3市的獨居長者列冊名單來進行如: 電話關懷/親自訪視/採買或送餐/陪伴或看診/協助排除居家行動風險/輔具租借/通報各縣市政府的社會局介入等等。 ❤️謝謝您的支持! 中華耆幼關懷協會 敬邀
『老』並不可怕,也許有看盡人生風景的豁達... 但往往一不小心遇障礙物或因視力不佳... 「跌倒」對老年人所造成的傷害非同小可。 根據統計,如果老人跌倒導致髖骨骨折,一年之內的死亡風險達20%以上,30% 永久殘障,40% 不能獨立行走,80% 無法完成一般日常活動。 除了長者自己立即陷入黑暗黑洞外,身邊的家人也幾乎跟著陷入低谷深淵,我們的健保及社會資源的付出更是難以想像的無盡龐大... 一個失足,打亂一群人的生活… 😰 地板乾淨有暢通 😰 居家照明要注意 😰 樓梯安全要可靠 😰 浴室防滑做得好 😰 臥室環境規劃好 尤其獨居長者或是經常一人獨處的長輩更需要(預防重於治療) 防滑磚(墊)/扶手(把)/明亮的照明/避免漏水/避免地面高低差... 中華耆幼年113年度預計補助百個家庭之長者完成無障礙設施及防滑工程 ❤️現在只要您的隨手傳愛,就能改變長者行動無礙! 支持協會一起為生活在危險環境的長輩們,改善他們的日常環境,加強居家照明、防滑及無障礙的設施與設備,減少他們的意外發生,就是降低社會成本及愛我們的老寶輩 。 中華耆幼關懷協會 敬邀
台灣這群『沒選擇』被隔代教養的孩子...需要有能力的你來灌溉這塊土地... 小蕾生在印象只有一個阿婆的家庭...記憶中的父親很模糊(約莫兩三年回來一次),而母親卻不曾出現在他的生命... 小蕾今年十歲,生活中只有吃飯,上學,睡覺...學習上問題無人解決... 有將近兩成的人生活在社會底層,其實受原生家境影響巨大! 也許沒有視野或環境的引導... 也許是隔帶教養,也許是父母離異缺乏關愛引導,往往不知為何而讀,也有些孩子幫助家庭而早早輟學前往工廠或加入幫派或當車手等憾事... 邀你一同投入--- 大學生幫小學生計劃 利用視訊或語音無死角方式來幫助無人教導的孩子引導及解惑...它需要點.線.面.的人力及系統幫助 花朵還未盛開前需要灌溉,牽引... 自家花園也許長的美,但相信您一定也希望看到您的城市乃至國家,世界都充滿美好... 人間有愛、有關懷、有包容、有感恩、有溫柔良善.... 處處便是天堂 人間有恨、苦毒、埋怨、報怨、自私自利... 處處便是地獄 ! ❤️你一定樂見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只因有您的參與... ❤️我們的社會需要有能力的您來灌溉這塊土地。 中華耆幼關懷協會全體會員 敬邀
🔁🔁🔁生命殞落之前,成為接住的最後一張網子... ❤️動輒上萬的輔具,除了有效回收之外還需要你的支持,才能運行 (維護、清潔、存放)。 行動不便或是長期臥床的朋友們才能離開病榻到外面曬太陽,幫助他們提升身體的抵抗力,除了能省下大筆我們的健保支出外,更能幫助他們重新接觸人群、融入社會。電動床利於餵食,氣墊床減少褥瘡!... 其實輔具沒有分什麼好不好?新不新?最重要的是在於合不合用、以及如何能再利用,讓物盡其用,幫助更多需要它的使用者,改善生活的便利性,最終為使用者找回行動力及照顧者的便利性並節省下大筆的開銷。 耆幼為了補足各縣市政府的服務缺口,經主管單位核准後發起了 ”輔具交流平台建置計畫” 從輔具的回收 > 維修與維護 > 清潔與消毒 > 分類與倉儲 > 受理需求登記 > 租借與運送等全程完整的服務 期望能儘量滿足每一個需求者,讓這些生命的『尊嚴』延續下去。 這需要長期延續的服務,我們需要每一顆充滿愛能量的心及每一雙溫暖的手,來支持我們一起持續推動這個服務,因為您的支持與投入,便是能否持續推動這項服務的重要關鍵。 相信所有的善行與善念,都會為行善者帶正向的能量與良善的回報,而這片土地更因為有你的默默付出而充滿了溫暖。 ❤️我們若沒意外會老,會行動力變差,也可能病。 中華耆幼關懷協會 敬邀
❣️若沒有意外,你,我都會老去... 漸漸地衰弱...幫助他人就是幫將來的自己! 請響應支持: 輪椅/製氧機/電動床/抽痰機//便盆椅…等設備或工具再消毒利用! 回收>清潔消毒>維修保養後再重複利用! 台灣早已步入超高齡社會,老化指數暴增至144.93 ( 以65歲以上人口數除以未滿15歲人口數 )。除了高齡使用者外,因疾病或意外等因素而造成需要以上設備來維持生命或是行動力的需求,可謂是屢創新高... 本會為補足以下缺口: 1各縣市政府因人力不足而疲於奔命 2申請流程繁瑣、取還不便 3品項有限、部分較高價設備稀缺 4漫長的排隊等待,緩不濟急 …等等 5環保地球再利用 6幫助收入並不高的家庭負擔 建立 “線上輔具整合平台”,建立起 回收 > 維修 > 清消 > 儲運 > 媒合 的一條龍的整合服務。自動媒合供給者與需求者,期能縮短等待期間並有效提升設備的再利用率,同時也能大幅降低照顧者的經濟壓力。 ❤️您的捐款將有效運用於前述的每個環節。 ❤️你的每一分慷慨捐贈,都將發揮關鍵性的改變與作用。 謝謝您的支持! 中華耆幼關懷協會 敬邀
兒童抗癌難關--肢體保留手術 兒童血液腫瘤科,主要專注在治療兒童與青少年的血液疾病以及惡性腫瘤。無論是比較常見的狀況,比如臉色蒼白、貧血、出血、瘀青、淋巴腫大,乃至於讓民眾聞之色變的各種兒童腫瘤,都屬於兒童血液科的專長。卻在我國18歲以下兒童死因排行第四,在12-17歲排行第三 骨肉瘤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罹患骨骼肌肉腫瘤的病人需長期照顧與復健,除醫療照護外,身、心、靈方面更需要特別的關懷,為了讓全台遠道就醫的骨腫瘤患者和父母能有一個暫時喘息的空間,並且在治療前、中、後都能得到關心及服務,伴家庭走過抗癌的難關,在所有相關人士的奔走... 骨癌-醫學界在骨癌治療有了長足的進步,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改善骨癌治療結果; 核磁共振造影術 (MRI) 的應用清楚顯現骨癌在骨頭上侵犯的範圍 。進步都有助於手術時骨癌的徹底切除,使得肢體保留手術 (Limb Salvage) 的成功率大增,也使需要進行截肢手術的患者,僅佔骨癌患者的一小部分。 同學國二時罹患骨癌,前後歷經13次手術,大二那年因癌症復發截去與她相伴19年的左腿,但個性樂觀的她並沒有被命運擊倒, 「很漂亮吧!這是我自己選圖案和顏色,請加拿大3D列印訂製的。」指著左腳義肢,向外人介紹已經陪伴她1年的「新朋友」。 雖樂觀又陽光從不刻意穿長褲或長裙遮掩失去的左腳,走在校園路上,縱使步調緩慢卻走得堅定沒有被命運擊倒! 中華耆幼誠摯邀共同來幫助病童肢體保留手術...
2022 年 8 月:姚姓父親將女兒(小桃子)託付蔡姓保母照顧。在照顧兒童期間,不僅擅自外出,完全無視多名孩童的安危,還偽造日誌欺瞞家長。11 月某日小桃子昏迷,蔡姓保母開車送醫,並通知家長。送醫後,發現小桃子有顱內出血的狀況,搶救 24 日後,依舊回天乏術。 2023年 7 月:陳男與妻子兩名子女同住一間飯店。住宿期間陳男多次用水管插入男童肛門、灌水、手捏生殖器,將謝童懸空於窗外等。同年 10 月:陳男用力捶打平躺中的謝童腹部,導致胃、肝臟破裂。當天晚上,發現男童失去反應,送醫搶救仍不幸身亡。 2023年12月,一歲男童剴剴遭保母長期凌虐,因呼吸困難送醫急救,過程中發現:嚴重營養不良、全身多處傷痕、指甲遭拔除、生殖器有燒燙傷痕跡致死。 2024年 8 月:新竹一名單親媽媽將未滿 6 歲及 3 歲子女託付 2 名健身教練照,健身教練常以管教為由,叫幼童罰站、雙手撐地等體罰,並將施虐過程錄影分享,9月將 2 名幼童載到新竹山區,將姐姐以童軍繩綁在樹上毆打、徒手痛毆弟弟腹部,10月某深夜帶 2 姐弟出門,將弟弟丟在路邊後開車,迫使男童追趕汽車,男童終於握住門把後,慘遭葉姓教練開車拖行。 台灣兒虐問題遠比想像中嚴重,2023年有21名孩子因兒虐身亡。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全年兒少保護通報案件高達122,362件次,平均每日約335件,但最終成案率僅10.3%。這不僅反映了通報與驗證的困難,更凸顯了社會對兒虐認知的狹隘。 受虐黑數擴大難以掌握,多數媒體報導聚焦於學齡前兒童受虐,但數據顯示,年齡稍長的兒童和青少年,雖具備一定表達能力,但在面對家庭、師長或網路霸凌的壓力時,常選擇沉默、隱忍或合理化受虐行為,導致他們的困境更加隱蔽,讓社工介入難度大增。 台灣社會對「兒虐」的認知,往往侷限於肉眼可見的身體不當對待(如毆打、體罰)。這是通報比例最高的類型,反映了「打是管教」的觀念仍根深蒂固。當孩子同時遭受兩種以上暴力,即構成最為嚴重的「多重虐待」。現行通報系統若未能全面性地處理多重虐待,將難以掌握受虐全貌,錯失救援時機。剴剴案的慘痛教訓,呼籲政府和民間必須正視兒虐的複雜性,修補保護網的每個環節。 中華耆幼 長期以來持續關心兒童各項相關福利議題與需求,從生活、醫療、教育到技職發展,在協會能力所及的範疇內盡可能的提供支持與協助。 國家的未來從兒童開始!受傷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協助與關愛
獨居老人最常發生以下三類案例: 1. 獨居死與延遲發現的悲劇 這是獨居老人最令人心痛的社會案件類型,通常與突發疾病或意外跌倒有關。 • 案例描述:某改建社區的里長曾表示,在一個月內接獲多起「獨居死」或「孤獨死」的通報。70、80多歲長者可能因在家中洗澡時跌倒、或夜間突發心血管疾病,因無人即時發現,也未裝設緊急求助系統,導致數日後遺體才因異味或鄰居異狀通報而被發現。 • 這些案例凸顯了高齡長者缺乏日常的社會監測,即使是患有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若沒有規律的電話問安或訪視,一旦發生意外,死亡率將大幅增加。有些里長甚至面臨找不到家屬、被迫「伴屍」數小時的困境,反映出社會與現實脫節的痛點。 2. 瞄準房產與養老金的詐騙案 獨居老人因警覺性較低、渴望關懷,且習慣使用傳統市話,經常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且損失金額龐大。 • 案例描述: o 假檢警詐騙: 新北某位獨居老翁遇到假冒檢察官或警察的詐騙集團,對方聲稱長者的銀行帳戶涉及刑案,要求將所有存款領出並「監管」。因此被騙走近新台幣 2,000 萬元,且被詐騙集團引導至地政事務所,將價值數千萬元的房產設定抵押借款,最終人財兩失。 o 偽造遺囑詐欺: 更有駭人聽聞的案例,詐騙集團鎖定無繼承人的獨居老人,串通律師、代書甚至戶政人員,在長者過世後偽造遺囑,企圖詐領高達上億元的新台幣遺產。 • 獨居老人不只是財物受損,更是被惡意利用了他們對公權力的信任,以及缺乏親友協助查證的弱點。 3. 因失能與環境惡化導致的居住危機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加上缺乏整理能力和支持,導致居住環境惡化,影響健康與安全。 • 案例描述: 在台北市的社會住宅中,曾有議員披露獨居高齡長者因年邁失能,無法打理家務,導致居住空間堆滿雜物,環境髒亂不堪,蟑螂、老鼠亂竄。長者甚至在跌倒後,因動彈不得而與垃圾同睡,嚴重威脅其健康與居住安全。 • 僅靠依靠「房子」並不足夠,更需要主動介入的居家服務和社工定期的居家環境評估,以確保失能獨居長者能維持最基本且安全的衛生環境。 今天的他們也曾經像現在的你我,是支撐起社會的中堅力量; 大多數現在的中堅力量在不久的將來,也將成為今天的他們。 耆幼關懷協會邀請您加入我們,一起成為支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