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愛是國內第一個憂鬱症病友成立的團體,從搶救憂鬱症到精神疾患關助、精神健康關護,建立美好身心生活的非營利社會服助團體。
肯愛是國內第一個憂鬱症病友成立的團體,從搶救憂鬱症到精神疾患關助、精神健康關護,建立美好身心生活的非營利社會服助團體。
寒冷的冬夜,小優一家蜷縮在他們殘破不堪的小屋中,潮濕和冰冷的房間中,屋頂漏水、鋼筋外露,只有幾乎要崩塌的一層牆壁,在守護著他們。這個家全靠奶奶撿資源回收維持生活。 肯愛正在為貧病家的孩子尋找認養人,每天20元,幫助孩子安穩的度年關。 【一天20元讓孩子有個放心安歇的家】 肯愛扶助的家庭中,低收入戶佔72%、中低收入戶佔2%、近貧家庭佔26%,除經濟困境之外,在家庭結構上單親家庭佔67%、隔代家庭佔14%、雙親家庭佔19%,,肯愛從民國98年開始至今共14年的扶助認養的服務中,一直看到的是,一個處於經濟沒有安全感的家庭孩子,時而心中也陷在無價值感和低度自信的陷阱中,肯愛從關心憂鬱症開始,也都知道,當孩子只要能感受到一點溫暖和愛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會是深植內心的希望和力量。 肯愛協會【護家忘憂】服務系列從城市到部落,我們陪護將近250個低資源高風險的脆弱家庭,低收/中低收/近貧於經濟的弱勢,加上憂鬱症等精神疾患,雪上加霜的家過日子真的壓力很大。 【護家忘憂】服務系列「護著你長大」計畫,一天20元,為一個家除了進行微經濟補助,對家的幫助更落實於食物與家用品,從油鹽米到衛生紙,省下了不少的消費性開支。 而「童年的陰影需要照亮」計畫,辦理「心影兒療育體驗營和心影兒療育工作坊」等親子音樂、打鼓、繪畫、手作療育工作坊,讓父母與孩子一起在歌聲與鼓聲中,釋放了自卑與不安的情緒,也感受到自己的家並不孤單。 每天20元,每月600元,您的愛心認養與捐助,讓孩子的童年心中少了陰影,多了盼望,謝謝您的肯愛,為孩子的希望打亮。 【冰冷寒夜中的希望】 寒冷的冬夜,小優一家蜷縮在他們殘破不堪的小屋中,房間充滿了潮濕和冰冷,屋頂漏水、鋼筋外露,只有幾乎要崩塌的一層牆壁在守護著他們。 小優的童年不像其他孩子一樣,他經常要照顧年幼的弟弟和妹妹,每當他看著弟弟妹妹們處於飢餓或寒冷之中,小優的心總是充滿無力感。 小優一家領有低收入戶手冊,家中還有年幼的弟弟與妹妹,一家五口相依為命,全家靠奶奶撿資源回收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是媽媽仍然很努力打理家中生活,將家裡整理乾淨,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媽媽說謝謝肯愛的協助,感激著那些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們,因為他們的幫助,讓小優一家能夠多一份喘息。他們不再饑寒交迫,能夠買到更多的食物,確保孩子們能夠吃飽、健康成長。 【您的支持就是希望,您的認養就是力量】 十幾年來,從台北城區到阿里山、台東部落,肯愛協會持續服務約250個雙障弱勢家的孩子及將近1000個家人,我們看見不論城市還部落,嚴重的貧富差距,讓台灣兒童的生活出現兩極化現象,我們的孩子多為單親、隔代教養、新移民或身障家庭,普遍深陷工作貧窮、失業、負債、疾病、婚變、暴力等困境,照顧者常要在孩子的陪伴照顧與家中經濟需求中取捨與衝突,讓孩子也跟著陷入壓力與不安的泥淖之中。 我們衷心企盼能為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們,尋覓愛心認養人,一日20元、一個月600元、一年7200元,雖然無法立刻翻轉一個家庭,卻能點燃孩子心中希望之火,減輕家長的些許負擔,讓孩子不再眼看父母因為經濟壓力而倒下,更讓孩子有個放心安歇的家…。 肯愛協會看到了弱勢家庭的困難,為孩子尋找認養人,您的支持就是希望,您的認養就是力量。
小時候小民被診斷出低功能自閉症,對小民家來說真的是晴天霹靂,脆弱家庭的貧困,加上爸爸的韌帶斷裂手術;媽媽的子宮肌腺症住院,說不出話的小民,只要遇到人群或空間狹小,就會害怕到開始傻笑。療育情緒障礙,肯愛珍心需要您的幫忙。 【呵護受創童年,等待療育的啟程】 在肯愛的孩子中,除了家中經濟困難外,七成以上的孩子面臨身心障礙的挑戰,包括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情緒障礙和兒童憂鬱症等。他們多數來自單親或經濟弱勢家庭,這些孩子不僅要應對自身的身心困境,還經常在學校裡遭遇同學的取笑和欺負。在分組活動中找不到願意與自己同組的夥伴,交友困難等人際關係問題也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壓力。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孩子的上學意願和學習效果,並間接影響他們未來的社會適應能力。 【笑容背後的心酸,聆聽小民的心聲】 8歲的小民穿著橘白相間的制服,臉上掛著燦爛笑容,明亮的眼睛透著純真與無邪,這位笑容可掬的孩子,卻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小民幼時被診斷出患有低功能自閉症,生活壓力的沉重,為了更好地照顧小民,小民父母毅然決然轉職為外送員,彈性的工作時間允許他們陪伴兒子,並為他提供必要的照顧。 無法用言語完整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小民日常生活中面臨許多挑戰。他的表達與笑容與當前情境無關,大部份是由於內心的不安和焦慮引發的,這種表現對於周圍的人常常感到困惑和不解。 媽媽曾經帶著小民搭乘捷運,擁擠的人群和狹小的空間,讓小民感到非常不安和焦慮,常常以發笑來安撫自己的不安,引起周圍人不友善的異樣眼光。 過去爸爸因韌帶斷裂需接受手術;媽媽因子宮肌腺症而需住院,儘管生活困難重重,兩人都咬緊牙關,守護著他們心愛的小民。 協會舉辦了兒童工作坊提供像小民這樣有情緒障礙的孩子,得到專業的幫助和陪伴。在工作坊裡參與各種精心設計的活動,如藝術治療、情緒表達、團隊合作遊戲等,逐漸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也更加自信地融入社會。 【幫助創傷家庭的兒童,重獲安心童年】 肯愛協會提供高敏感兒童表達性藝術療育服務。從故事的開始,我們帶領孩子進入情境的想像與共同創造。孩子們可以專注於故事的發展,透過遊戲和色彩的揮灑,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們釋放內心的恐懼,解除被壓抑的情緒,從而達到情緒減壓、情緒自我陪伴技巧和自我照護的目的。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加入肯愛的行列,一同幫助弱勢兒童享有安心成長的機會。
年關難,患有肌肉失養症的小益住在台東部落,讀小二的他手腳越來越無力,身體的狀況越發嚴重。 雪上加霜的是,貧病壓力下爸爸一時想不開在浴室燒炭,幸好及時搶救,才搶救回寶貴的生命。 和肯愛協會一起幫助貧病家過年關,最難的年關,需要最深的愛。 【偏鄉面對年關,慎防意外更為重要】 每到年關,脆弱家庭的悲劇發生率就會提高,以112年12月份為例,肯愛協會就已發生3起因壓力負荷而導致的意外或悲劇!推論發生原因,年節正是家庭員成員相聚時刻,但也是承擔照顧責任的家庭成員發生口角或衝突事件的好發時節。 特別是家中有重症或慢性病兒童的經濟弱勢家庭,一旦居住又地處偏遠,「年關壓力大」就更為難了。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台灣小於14歲孩童佔看病人口的17.55%,卻只使用9.06%的健保資源,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給付少、兒童領域人力缺乏與醫療環境不被重視的困境,抑制了兒童醫療的發展。 以位處於台東縣偏鄉為例,一天只有三班公車,要看病,必須遠到台東市,甚至於要遠路至花蓮或高雄大醫院,開再快車程至少也要三小時的時間,許多人在半路又再度返回,因為身體的無法負荷,在台東的偏鄉可想而知,更是不便,好不容易下山到了醫院,可能又要面臨醫療設備不足,轉院再轉院,這些需要我們更多的協助和幫忙,讓偏鄉部落生病的孩子得到平等的醫療對待。 肯愛協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醫學科-呂立說明部落兒童的醫療需求,部落因為就醫交通過程需要花長時間,使得家長無法安心工作,經濟受到影響之餘,面對年關,慎防意外更為重要。 【救回爸爸也要平安過年】 小益一家都是原住民,父母皆為臨時工,收入不穩定,租在台東縣的偏鄉部落,家裏有2個哥哥1位弟弟。 小益在他出生4個月時發燒不降,因查不出病因,台東馬偕抽血血液肌肉酵母異常,被列為罕病兒。112年再去高雄醫院診斷確定〝肢帶型肌失養症(肌少症)〞肌少症部位在腳關節處,活動很容易受傷、不能坐太久(只能幾分鐘)、也不能做太激烈運動,像跑步、走樓梯、深蹲,目前初期診斷先減少運動、減少受傷、不須用藥,必需半年一次持續追蹤病況。 今年小益手腳越來越無法施力,就連彎腰或是蹲下都無法施力,即使彎腰後,也沒有辦法自己挺直腰桿、蹲下後也無法自行站立起來,身體的狀況似乎有越嚴重的趨向。 雪上加霜的是,貧病壓力下爸爸一時想不開在浴室燒炭,幸好及時搶救,才搶救回寶貴的生命,救回爸爸也要平安過年,是全家人共同的希望。 【讓貧病家過年關因為您的肯愛】 由於部落工作機會少,近四分之一弱勢家庭無穩定收入,多為經濟弱勢的貧困家庭;許多父母為改善家中的經濟困境,到都市謀生;逾六成的偏鄉孩子多生長在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家庭中,導致偏鄉孩童大多都在祖父母的隔代教養或是獨自在家等待父母歸來的「留守」童年,一旦生病,書屋的老師常常也必須肩負起帶孩子看病的角色。 根據統計,1990~2016年偏鄉與都會區各年齡層兒童死亡率相差高達2至3倍,兒童死亡率城鄉差異極大,偏鄉地區經濟發展低、人口減少,造成醫療資源大量匱乏,偏鄉民眾就醫成本提高、影響孩子的就醫立即性,造成醫療品質及健康保護下降。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使得部落醫療照顧備見困難,每次就醫都是一段迢迢長路,對於偏鄉兒童來說,從一出生就和健康奮戰,期望讓距離不再成為偏鄉孩子成長的最大阻礙。 為偏鄉兒童籌募意外/急難救援基金,您的肯愛,孩子的健康友希望。
吳奶奶,曾是勤勞的水泥工,年輕時獨自扛起一家的生計,年老一次意外跌倒需照顧。兩個兒子遠赴國外工作,無法相伴。最後,在安養中心找到照顧。然而,她仍感孤獨,懷念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幫助失離老人走出孤寂,肯愛需要您的支持,一起讓憂鬱不再。 【身心壓力適應難,老人生活要心安】 在台灣,將近20%的長者們困在你我想像不到的憂鬱危機,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退化,身體的病痛夾雜多重併發症與長年慢性疾病,心理也因生活環境的改變(住進安養機構或醫院),引發不安與焦慮,面臨極大的身理與心理適應壓力,常使老人成為憂鬱症之高風險族群。 肯愛協會於憂鬱症及身心健康領域服務已達十餘年,服務對象廣雖然跨年齡層族群,但其中老年憂鬱症的困境更需看重的原因是,台灣老年人口日漸增多,老化常常會模糊了老人憂鬱症的疾病關注。 肯愛憂友志工進行安心培訓課程,再帶著身心照護的學習,來到離家老人的身邊,讓離家老人在不可避免的老化過程中,能保養以健康最佳化的生活品質,進而預防憂鬱等身心症的發生。 【照片牆背後的故事:吳奶奶的堅持與希望】 年近80的吳奶奶曾是一位勤勞的水泥搬運工人,年輕時獨自扛起一家的生計。隨著年齡增長,一次跌倒意外讓她需要他人照顧。兩個兒子遠赴國外工作,無法陪伴她。吳奶奶在安養中心找到更好的照顧環境。 在安養中心,吳奶奶的生活起居有了妥善的照顧,但她還是難免感到孤獨。她常常想起年輕時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心中充滿了思念。 一次「圓夢計畫」中,她希望能讓房間更像家。我們裝飾了她的房間,包括一大面照片牆,放上她和兒子的合照,照片牆上有她年輕工作的照片和家人出遊的照片,看著這些照片,吳奶奶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圓夢計畫」讓她感受到家的愛和溫暖,即使身處安養中心,只要有溫暖的回憶和關愛的陪伴,就能讓人感受到家的溫馨。讓我們一起為老年人創造更多的關愛和溫暖,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擁有家的幸福。 【一份支持打開兩道藍色大門的心靈枷鎖】 肯愛協會長期關懷情緒照護議題,由課程活動鼓勵面臨情緒障礙的朋友們,打開心裡深鎖的「藍色大門」,付諸行動將陪伴的力量持續延伸,讓長期離家的長輩們重新感受被關懷的溫暖。 您的支持將讓身處兩個不同世代的失落心靈,重生希望,每個付出將成為這些「心」朋友及「老」同學們,希望再生的力量,期盼您可以幫助他們一起找到壓力的出口,情緒的避風港。您的支持就是希望,您的肯愛就是力量。
小恩和小宇這對兄弟,父母不久前離婚了,他們被迫跟著媽媽回到了媽媽的老家-海端鄉。媽媽因為背負著沉重的債務,不得不每天早出晚歸地找工作,每天早上,小恩和弟弟都餓著肚子來到學校,沒有吃早餐。肯愛部落待用餐計畫,邀請您一同用愛溫暖孩子餐桌的滋味! 【希望的早晚餐,改變一個小生命的味道】 沒有家人照料的一頓飯,是什麼樣的溫度呢?沒有配菜的一餐,是什麼樣的味道呢?這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描述,更是許多部落孩子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麼一盤記憶,油煙濃厚的小廚房,堆滿食材的小冰箱,聲聲呼喚我們吃飯的聲音,圍著圍裙的忙碌背影……直到我們長大了,離鄉背井到外面闖蕩,才真正懷念起「媽媽的味道」。這熟悉的味道對許多部落孩子來說,卻是份奢侈的渴望,是記憶中不復存在的遺憾拼圖。 偏鄉部落工作機會少,多為經濟弱勢的貧困家庭,父母為了維持家中經濟外出謀生,不少孩子是在祖父母的隔代教養中長大,繁忙工作讓大人們早出晚歸、甚至未歸;年老多病的祖父母因身體狀況不好,無法為孩子準備早、晚餐,孩子們只能空著肚子去上學,期待中午校內的營養午餐;放學後等待他們的是必須自己張羅晚餐才能得到溫飽的空蕩餐桌。 如何家貧愛不窮,心中無陰影,讓孩子在愛與希望中成長,肯愛護家忘憂「巴肚呷乎飽」專案,幫助台東部落的小布農們,有美味營養的早餐、晚餐,您的肯愛,讓孩子在愛中成長溫飽,發育茁壯。 「巴肚呷乎飽」專案,等待認助: (1) 每月600元 、一年7200元,認助一個孩子待用餐。 (2) 隨喜捐助,認助待用餐基金。 【空蕩蕩的家,書屋為孩子帶來的愛與希望】 小恩和小宇是一對原住民兄弟,今年分別9歲和7歲。他們的父母不久前離婚,他們被迫跟著媽媽回到了媽媽的老家。媽媽因為背負著沉重的債務,不得不每天早出晚歸地找工作,為了生計而努力奮鬥。 兄弟倆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總是感到一種莫名的寂寞和不安。有一天在上學中,他們被書屋老師發現在呼嘯而過的馬路邊嬉戲, 老師關心他們上前詢問,哥哥說弟弟肚子餓不想上學,老師心疼地看著這對兄弟,從那天開始,書屋就成了兄弟倆另一個家。 在書屋裡,兄弟倆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看繪本及一起溫習功課,並等待著志工老師們準備的愛心餐。當熱騰騰的飯菜煮好時,兄弟倆會幫忙端上桌,然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坐下來,享受著美味的食物。這份愛心待用餐不僅填飽了他們的肚子,更重要的是,也給了他們一份溫暖的家的感覺。 在海端書屋裡,不僅有飯菜香,不僅有歡笑聲,更有家的溫暖。這裡是兄弟倆的歸屬,他們不再感到孤單,不再感到無助,因為有人願意伸出援手,陪伴著他們度過難關。這是一個充滿愛和希望的地方,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溫暖和關懷,一同成長。 【部落家的避風港,書屋溫暖因為你在】 台東海端書屋讓孩子上學前及課後能有個地方歇腳、溫飽的小天地。書屋約七成孩子來自單親家庭,超過半數的小孩,父母親可能因為重病離世、或酗酒暴斃、或離婚離家而在他們的童年中缺席,也有多數的大人因為經濟因素經常不在家,使得孩子連早餐或晚飯也沒得吃,只好寂寞的獨自在外遊蕩或待在空蕩蕩的家裡,常常面臨飢餓的狀況,孩子缺乏照顧更難以感受到家的溫暖。 透過肯愛護家忘憂「巴肚呷乎飽」專案,孩子們不再因為營養不良或學習資源不足而感到無助。而有了您的支持,他們可以享用健康且提升免疫力的餐飲,並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成為健全而懂得助人的人。 邀請您與肯愛一同協助部落兒童快樂成長,為自己也為身旁的人分享滿溢幸福。 肯愛就有希望,肯愛就是力量。
患有罕見疾病—肌肉失養症的小益,住在台東海端部落,正讀小三,手腳逐漸無力病情逐漸加重。貧病交迫的壓力下,爸爸一度在浴室燒炭輕生,幸好及時搶救挽回生命。對這個經濟弱勢的家庭來說,慢性病與長期治療帶來的負擔極為沉重,偏鄉兒童的醫療之路需要您的肯愛。 【偏鄉醫療資源匱乏,孩子迫切需要援助】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台灣小於14歲孩童佔看病人口的17.55%,卻只使用9.06%的健保資源,歐美國家將兒童視為珍貴的資產,台灣卻陷入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給付少、兒童領域人力缺乏與醫療環境不被重視的困境,抑制了兒童醫療的發展。 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的臺東,無論是海岸、高山、森林、溪谷,保持著自然完整的風貌,並孕育了多樣的動植物類種,天然美景觸目可見。 很難想像位處於台東縣最北端的海端鄉,一天只有三班公車,要看病,必須遠到台東市,甚至於要遠路至花蓮或高雄大醫院,再快車程至少也要三小時的時間,許多人在半路又再度返回,因為身體的不堪負荷,好不容易下山到了醫院,可能又要面臨醫療設備不足,轉院再轉院。 由於城鄉醫療資源的落差,部落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協助和幫忙,讓偏鄉生病的孩子得到平等的醫療對待! 【總幫人加油的小益,渴望擁有跑跳的喜悅】 小益一家都是原住民,租屋在台東縣的偏鄉部落,家裡的經濟狀況並不穩定,父母是臨時工,收入不固定,家中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弟弟。 小益在出生四個月時,因高燒不退,檢查不出病因,經台東馬偕醫院抽血發現肌肉酵母異常,被列為罕見病童。112年,他在高雄醫院被確診為「肢帶型肌失養症(肌少症)」,主要影響腳關節,導致活動時容易受傷,無法久坐或從事劇烈運動如跑步、爬樓梯或深蹲。目前醫生建議減少運動與受傷風險,雖無需用藥,但需每半年追蹤病情。 然而,近來小益的病情逐漸惡化,手腳越來越無法用力,甚至彎腰或蹲下後無法自行站起來。這樣的變化讓全家人充滿了擔憂,生活的每一步都變得更加沉重。 雪上加霜的是,疾病帶來的經濟,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小益家備感無力與焦慮,尤其是身為主要經濟來源的爸爸,因而選擇輕生,在搶救下才撿回寶貴的生命。全家人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平安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並希望能夠為小益找到更好的治療和支持。 【讓留守病童不再孤單,成為他們健康的守護者】 由於部落工作機會少,近四分之一弱勢家庭無穩定收入,多為經濟弱勢的貧困家庭;許多父母為改善家中的經濟困境,到都市謀生;逾六成的偏鄉孩子多生長在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家庭中,導致偏鄉孩童大多都在祖父母的隔代教養或是獨自在家等待父母歸來的「留守」童年,一旦生病,肯愛書屋的老師常常也必須肩負起帶孩子看病的角色。 根據統計,1990~2016年偏鄉與都會區各年齡層兒童死亡率相差高達2至3倍,兒童死亡率城鄉差異極大,偏鄉地區經濟發展低、人口減少,造成醫療資源大量匱乏,偏鄉民眾就醫成本提高、影響孩子的就醫立即性,造成醫療品質及健康保護下降。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使得部落醫療照顧加倍困難,每次就醫都是一段迢迢長路,對於偏鄉兒童來說,從一出生就和健康奮戰,期望讓距離不再成為偏鄉孩子成長的最大阻礙。 為偏鄉兒童醫療籌募基金,您的肯愛,孩子的健康有希望。
從小父母便不在身邊的小安和小恩,從小到大都是奶奶帶大的,日子過得很辛苦。小安患有亞斯伯格症,情緒經常失控,小恩則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困難,上課很難專心。肯愛表達性情緒療育團體,幫助弱勢家庭的孩子有一個安心成長的童年。 【療育孩子心靈的魔法,童年還是可以幸福】 肯愛服務對象統計近七成孩童面臨過動、學習障礙、自閉等情緒議題,先天性上的弱勢使得孩童在學校容易被誤會甚至受到排擠、霸凌,更容易陷入情緒的負面泥沼中,導致孩童易產生暴力、粗口等偏差行為。 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管理情緒,協會多次舉辦以「情緒」為主題的兒童營隊。通過遊戲、藝術創作和戲劇等方式,引導孩子們覺察情緒、分辨情緒並正確地回應情緒,學習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無法專心的童年:我只想交朋友】 小安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一家三口住在內湖舊社區的二樓10坪小屋中,患有亞斯伯格症。因為疾病的關係,他平時找不到表達情緒的方式,從小父母便不在身邊,內心非常脆弱敏感,小安常常因衝動在學校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語,常與同學相處困難。 小安還有一位弟弟小恩,患有注意力不集中,很難安靜地坐著。由於父母的分離,照顧兩兄弟的責任和經濟重擔落在奶奶身上。雖然奶奶還是盡全力幫助兩兄弟,但也知道孩子的困難依舊存在。 小安的亞斯伯格症和小恩的注意力不集中,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常遇挫折。肯愛協會得知兄弟倆的困境後,邀請他們參加暑假「情緒體驗營」活動。在課程參與中,小安和小恩一開始對課程有些距離感,對團體感到陌生緊張。在志工夥伴的耐心陪伴和老師們專業的引導下,小安和小恩逐漸在團體中找到信任和融入感,學會用藝術和戲劇的方式表達情緒和學習人際交流。 孩子參加營隊的同時也給了平常忙於照顧孩子的家長一些喘息的空間,一天、二天的空閒都可以讓父母的身心得到難得的喘息與放鬆。 【您的肯愛,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晴天】 於肯愛營隊活動中,透過不斷的練習與對話,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掌握並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童盡早進入情緒療育循環,透過課程規畫,選擇適當情緒出口,不被負面情緒圈套,讓肯愛團隊一同陪伴孩子度過情緒面春夏秋冬,找出屬於自我的晴天。 肯愛協會企盼您的支持,讓深陷情緒浪潮的心影兒,編織希望的救生圈,找出自我新道路,牽著他們的小手遠離情緒風暴,陪著他們一起安心快樂的長大。 有您的肯愛支持,肯愛就有希望。
熱愛畫3D立體圖的小潔,總是夢想有一天能建造一個像圖畫一樣漂亮的家。卻在小學二年級時,因免疫系統攻擊腎臟成為最年輕的腎臟病人,小潔長期服藥導致雙眼白內障,視力急劇下降。小潔的病讓家裡的經濟壓力越來越沉重,您的肯愛,讓偏鄉的孩子,平安長大。 【偏鄉兒童就醫困難重重】 據衛福部資料,台灣14歲以下兒童雖佔看病人口的17.55%,但僅使用9.06%的健保資源。兒童醫療面臨資源分配不均、給付不足、人力短缺及醫療環境不受重視等困境,影響其發展。 臺東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臺東偏鄉的醫療資源卻極為不足,位於臺東縣最北端的海端鄉,每天僅有三班公車,居民要看病得前往臺東市,甚至遠赴花蓮或高雄大醫院,耗費三小時才能前往大醫院,許多人因無法負荷長途跋涉而半途而返。即使抵達醫院,設備不足可能導致轉院。這些偏鄉地區的孩子急需平等的醫療權利。肯愛協會理事長呂立表示,偏鄉交通不便導致家長需請假陪同就醫,影響經濟與家庭生活,部落孩子的健康同樣重要,應該獲得更好的醫療保障。 【小潔的視界模糊了,但她的3D夢想依然清晰!】 小潔是個11歲的布農族女孩,也是部落裡最熱愛畫畫的小孩,很喜歡畫3D立體圖的她,夢想是希望有一天,可以作一個3D立體模型的家。 命運對小潔並不友善,就在她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她的腎臟受到了免疫系統的攻擊,讓她成為醫院裡最年輕的腎臟病患者。每週她必須來回奔波於關山馬偕醫院接受治療,每隔一到三個月還得北上台北台大醫院進行複診。 更糟糕的是,今年小潔因為長期服用藥物而導致了雙眼白內障,視力急劇下降,右眼和左眼的視力都已經低於0.2。她勇敢地接受了右眼的手術,左眼的手術則需等到明年才能進行。這些治療對於原本經濟就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小潔的爸爸因生病無法繼續工作,只能從事臨時工。家中還有一個大2歲的姐姐和一個3歲的弟弟,弟弟還患有身心發展遲緩,需要每週三次到台東市馬偕醫院做職能治療。媽媽則全心全意照顧著這個充滿挑戰的家庭。家庭收入不僅少而且不穩定,家中的經濟壓力幾乎達到了臨界點。 【讓偏鄉孩子不再獨行,醫療需要您的支持】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使得部落醫療照顧備見困難,每次就醫都是一段迢迢長路,對於偏鄉兒童來說,從一出生就和健康奮戰,期望讓距離不再成為偏鄉孩子成長的最大阻礙。 為偏鄉兒童醫療籌募基金,您的肯愛,孩子的健康友希望。
在小如的眼中,爸爸的離開讓一切都變了,媽媽每天忙於工作,常常深夜才回家,小小年紀的小如默默承擔起家務,學會了煮飯、洗碗、整理房間,只希望能為媽媽減輕一點負擔。 每天20元,幫助孩子走過難關,讓他們的生活多一份安穩與希望。 【一天20元,守護孩子的夢想與家】 肯愛扶助的家庭中,低收入戶佔72%、中低收入戶佔2%、近貧家庭佔26%,除經濟困境之外,在家庭結構上單親家庭佔67%、隔代家庭佔14%、雙親家庭佔19%,,肯愛從民國98年開始至今共15年的扶助認養的服務中,當孩子只要能感受到一點溫暖和愛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會是深植內心的希望和力量。 肯愛協會【護家忘憂】服務系列從城市到部落,我們陪護將近250個低資源高風險的脆弱家庭,低收/中低收/近貧於經濟的弱勢,加上憂鬱症等精神疾患,雪上加霜的家過日子真的壓力很大。 【護家忘憂】服務系列「護著你長大」計畫,一天20元,為一個家除了進行微經濟補助,對家的幫助更落實於食物與家用品,從油鹽米到衛生紙,省下了不少的消費性開支。 【我會照顧好自己,媽媽別再擔心了】 在小如的眼中,爸爸的離開讓一切都變了,曾經的家是充滿歡笑和溫暖的,但現在媽媽每天忙於工作,常常深夜才回家,每天早晨,小如看到媽媽匆匆忙忙地出門,直到深夜才回家,小如看在眼裡,她知道媽媽過得很辛苦,但卻從不喊累,也從未放棄。 小如在這樣的環境中學會了堅強,當別的孩子在享受童年時光時,年紀小小的她,就承擔起了家裡的家務,學會了煮飯、洗碗、整理房間,照顧姐姐和妹妹。 對媽媽來說,小如不僅是她的左右手,更是她精神上的依靠,每當夜深人靜,媽媽獨自承受著生活的壓力,感到無力和疲憊時,小如總是默默地陪伴著,用她的小手輕輕地握住媽媽的手,給她安慰。 就在她們生活最艱難的時刻,肯愛協會伸出了援手,協會提供的生活扶助金和物資,幫助她們解決了最迫切的困難,此外,心理上的支持讓媽媽感受到,自己不是孤軍奮戰,還有愛心人士在背後默默支持著她們,這份無形的力量,讓媽媽重新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 小如希望有一天,媽媽能不再那麼辛苦,能夠真正地笑起來,像從前那樣,讓家裡再次充滿溫暖的笑聲。 【您的肯愛點燃孩子的希望】 我們衷心企盼能為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們,尋覓愛心認養人,一日20元、一個月600元、一年7200元,雖然無法立刻翻轉一個家庭,卻能點燃孩子心中希望之火,減輕家長的些許負擔,讓孩子不再眼看父母因為經濟壓力而倒下,更讓孩子有個放心安歇的家…。
國二的小怡與媽媽和失智的奶奶住在小樓層裡。媽媽為了照顧他們,早晚都不間斷的工作,最近甚至因腰椎問題無法工作,爸爸在小怡出生前時就離開了她們,長期的經濟困境,讓小怡學會了堅強和勇敢,更珍惜過年時的圍爐和團圓,沒有爸爸的年夜飯,有你-有肯愛。 【弱勢家庭在過年時需要圍爐和團圓的五大原因】 雖然大家都說現在過年的味道變淡了,但是對於脆弱家庭來說,團圓的意義更代表的是平安和幸福。肯愛協會正在尋找一桌緣滿的好菜,等待一份守護的紅包,2025年讓爸爸不在家的日子,大家能聚在一起! 肯愛協會將近75%的弱勢單親家庭,父親缺席的年夜飯,我們聚在一起圍成一桌,我們一起度過年終歲末,讓最冷的一天因為有你-有愛有溫暖。 弱勢家庭在過年時需要圍爐和團圓的五大原因: 1.經濟壓力無法負擔年菜 過年準備傳統年菜費用高,對經濟困難的家庭來說,是一大壓力,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開銷。 2.需要照顧老人或生病的家人 家中有老人、重病患者或身障人士,資源多花在醫療和照護,難以準備年菜。 3.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 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常因資源不足,壓力特別大。 4.希望給孩子過一個體面的年 家長想給孩子熱鬧的年夜飯和過年氣氛,但因經濟困難無法實現。 5.重建社會連結與希望 收到年菜對弱勢家庭來說,是社會關懷的象徵,帶來過年的溫暖與希望。 250個家庭壓歲錢與加菜基金計劃包含: (1)認養弱勢家庭每家1000元的加菜金直接捐助。 (2)認養弱勢家庭兒童每人1000元壓歲錢直接捐助。 (3)認養弱勢家庭新年圍爐相見歡感恩餐會活動桌菜8800元/桌,共25桌。 【用愛圍爐,為小怡家築起團圓的記憶】 在寧夏夜市的小樓層裡,住著一戶堅強但艱難度日的家庭。國中二年級的小怡和媽媽、奶奶相依為命。小怡的誕生來之不易,媽媽在懷孕期間面對父親離去與多次危機,堅強撐過妊娠毒血症才迎來她的出生。 媽媽多年從事清潔工作,手腳傷痕累累,甚至因過度勞累導致腰椎關節炎,暫停工作後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然而,她依然堅持守護女兒和行動不便的奶奶。小怡懂事地幫忙照顧奶奶,甚至將最愛的雞腿留給媽媽。母女倆在困境中彼此扶持,堅韌成長。 這份堅強也化作正向的力量:媽媽透過寫作療癒心靈,贏得投稿獎金補貼家用;小怡因作文和演講表現出色,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讚賞。他們的努力感動了善良的房東,成為生活中的支柱。 肯愛協會得知她們的困境後,第一時間提供生活物資與緊急救助,陪伴她們渡過難關。面對社會的支持,小怡和媽媽感激地說:「生命雖充滿挑戰,但我們學會感恩與堅持,肯愛像大家庭給了我們力量。」 然而,每逢過年,小怡總是羨慕別人能圍爐吃年夜飯,她從未感受過那份溫馨。對小怡而言,年夜菜是無法想像的味道與情境。 肯愛協會邀請您,在這個團圓的季節,為弱勢家庭送上一份溫暖的年夜飯,讓孩子和家人感受到年菜的熱度與愛的溫度! 【寫下新年新希望,媽媽幫你貼在日記上】 肯愛長期關懷扶助認養像小怡家的250個弱勢家庭及孩子們,他們每年最期待的就是能夠來到肯愛的新年圍爐感恩餐會,熱熱鬧鬧的一同相聚、歡慶,其實好吃的團圓飯和小紅包之中,更難得的是認養人與認養童,家庭與家庭之間的支持與陪伴,那是一個謝謝所有『肯愛』的天使們一路支持的共願與感恩的時刻,每一筆捐款、每一封信函、每一份禮物,都充滿愛與祝福,陪伴了不少家庭走過無數個不容易的日子。 一年又過去,在即將迎來新的一年,又長了一歲的弱勢家庭孩子們將再見面之際,肯愛又將為他們的壓歲錢、加菜金展開愛心勸募,即使只是您的一筆小額捐款,都能讓一個家庭的年夜飯多增添一樣菜色、多一份喜悅、圓一個孩子的新年期待。我們的心願能行,在在因緣於您的大愛,而最好的味道就在於愛,讓團圓的日子,大家把心串在一起,讓幸福加菜。 弱勢兒童壓歲錢及加菜基金,感恩您的送暖,讓肯愛弱勢家的新年不冷,希望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