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中山醫學大學-募款活動

財團法人中山醫學大學-募款活動

財團法人中山醫學大學-募款活動

1960年創立中山牙醫專科學校,1977年中山醫學院,2001年中山醫學大學;2000年附醫從地區性醫院升級為醫學中心。

【附設醫院】醫療專款

本院所設立之「醫療專款」捐款項目,包含: 貧困病患醫療補助,用於協助經濟困難的病患獲得必要的醫療照護,減輕其家庭的負擔,透過醫療社工評估病患狀況與家庭經濟條件後提供協助。 緩和病房專用捐款,用於提升末期病人照護品質與家屬支持服務。包括營造安寧、尊嚴的療養環境,提供藝術療癒、音樂輔療、芳療等非藥物性舒緩服務,減輕病患身心痛苦;並協助家庭成員接受悲傷輔導。 癌症病人專用捐款,用於提升癌症患者的醫療照護與生活支持服務。提供癌症病人的全人關懷服務、病友支持團體等關懷資源,協助患者與家屬共同面對治療挑戰。 您的每一份愛心,不僅能保障病患基本健康權利,更能促進早期就醫與完整治療,體現醫療平權與社會關懷的價值。誠摯感謝您的關懷與支持。

【附設醫院】院務發展

「院務發展專款」主要用於本院整體營運與長遠發展之推動,致力於提升醫療品質、優化就醫環境與強化醫療服務能量。捐款將運用於院區設施改善、智慧醫療系統導入、節能減碳建設、病人動線優化等計畫,提升病患就醫體驗與醫護工作效率。同時,也將支持醫學研究發展、教學培訓、跨領域合作與國際交流,促進醫療水準持續精進。院務發展亦關注弱勢病患照護與社區健康推廣,擴大服務觸角。感謝您的慷慨捐助,讓我們得以打造更具前瞻性與永續力的醫療環境,造福更多民眾。

校務發展基金

中山醫學大學秉持「誠、愛、精、勤」之校訓,致力於培育兼具人文關懷、公民意識與專業實力的醫療人才。面對少子化、高齡化與醫療科技急遽變革之挑戰,我們啟動112至116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以「多元創新教學」與「精準健康研究」為核心,建構具有國際競爭力與社會影響力的頂尖醫學大學。 本校計畫推動七大發展主軸,橫跨教學創新、研究深化、國際接軌、產學合作、永續經營與醫療整合,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打造學術與實務並重的醫學教育典範。未來五年,學校將整合附設醫院與各學院資源,強化教學設備、引進智慧醫療技術,提升學生跨域能力與就業競爭力。 我們誠摯邀請您共襄盛舉,一同支持中山醫學大學的遠景藍圖。您每一筆珍貴的捐款,不僅是對醫學教育的深切關懷,更是對健康社會與永續未來的堅定承諾。讓我們攜手築夢,打造一所不僅醫治疾病,更溫暖人心、守護生命的卓越醫學殿堂。 學校專案連結:https://secretary.csmu.edu.tw/p/404-1013-64296.php?Lang=zh-tw

教學實驗大樓興建

中山醫學大學為因應日益成長的教學與研究需求,計畫興建一座現代化的教學實驗大樓,旨在提升教育品質與校園環境。新大樓的設計圖展現了前衛的建築風格,結合功能性與美學,預計成為校園新地標。該建築以簡潔的幾何線條為主,採用白色與灰色調,搭配大面積玻璃窗,不僅提升採光效果,更營造出開放且現代化的學習氛圍。外觀上,螺旋狀樓梯與綠化平台點綴其間,體現了綠色建築理念。 本計畫目標為打造一座多功能教學實驗大樓,內部將設有智慧教室、尖端實驗室、圖書館及學生休憩空間。大樓設計融入節能技術,如太陽能板與雨水回收系統,旨在實現永續發展願景。 教學實驗大樓將顯著提升中山醫學大學的教學與研究能力,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並為醫學領域培育優秀人才。同時,其環境友善設計將為校園永續發展樹立典範,減少能源消耗,促進環境保護。對外而言,教學實驗大樓也將成為大學與社會連結的橋樑,吸引更多合作與交流。 中山醫學大學誠摯邀請各界共襄盛舉,支持此項計畫。您的捐助將為醫學教育注入新活力,為社會健康事業貢獻力量。讓我們攜手打造一座兼具教育意義與環境價值的教學實驗大樓,共同為中山醫學大學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學校專案連結:https://secretary.csmu.edu.tw/p/404-1013-64343.php?Lang=zh-tw

心印永續

《心印永續》由藝術家郭俊男創作,以不鏽鋼為材,尺寸為長216公分、寬165公分、高300公分。其核心概念來自中山醫學大學創校董事長提出的理念:「醫人、醫病、醫心」,並以「心」的造型作為主軸,象徵醫療與教育體系中愛與關懷的本質。 作品以堅固的不鏽鋼打造,呈現出教育與醫療體系的穩健與堅韌。交織環繞的線條代表著醫療與教育工作者之間的緊密合作與關愛精神,如同在傾聽與撫慰每一位被照護者的需求,傳達「醫病」的關懷與「醫人」的使命感。作品試圖透過視覺語言,彰顯出教育與醫療在人本關懷與社會永續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此外,心形造型不僅喚起中山人對健康與教育資源的珍惜,也展現出彼此扶持與關懷的理念。這份充滿溫度的藝術語彙,呈現了醫護人員間無私奉獻的「醫人之心」,象徵著愛心守護社會的基石。透過此作品,我們共同見證教育與醫療如何推動社會前行,邁向宜居、充滿活力且永續的未來。

研究發展基金

中山醫學大學在肩負教育與醫療使命的同時,持續深化學術研究實力,致力於打造兼具專業與創新的醫學重鎮。我們不僅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政策,更整合校內外研究資源,成立跨領域研究特色團隊,強化貴重儀器設備建置與學術應用推展,持續爭取政府整合型研究計畫,並推動優秀學生培育計畫,成為引領精準健康研究的關鍵力量。我們誠摯邀請社會各界慷慨支持,透過捐款或資助方式支持中山醫學大學。您的每一分支持,不僅是對學術與醫療教育的深耕投資,更是推動本校研究創新與人才培育的重要動力,幫助本校加速邁向「精準健康研究特色之醫學大學」的願景。 學校專案連結:https://secretary.csmu.edu.tw/p/404-1013-64349.php?Lang=zh-tw

教學創新基金

在知識快速變遷的時代,教育更需要與時俱進。中山醫學大學「教學資源暨教師成長中心」長期致力於推動創新教學,陪伴教師以AI工具、翻轉教室、遊戲化學習、成果導向教育(OBE)、問題導向學習(PBL)等現代教學法,設計出更貼近學生、更啟發思考的課程。 我們深信,每一位勇於創新的教師,都是培育優秀醫護人才的起點。 而每一分捐款,將具體用於: * 支持教師參與創新教學訓練 * 製作高品質教材與教學模組 * 建置數位教學平台與教學資源 這不只是對教育的支持,更是對未來醫療品質的投資。 邀請您成為我們的同行者,一起支持中山醫的創新教學計畫。 讓這份關懷,從課堂出發,在無數病患的生命中開花結果。 **每一筆捐款,都是為未來醫界之光點燈。** 現在就一起種下希望的種子,讓愛在教室發芽,在世界各地綻放。 學校專案連結:https://secretary.csmu.edu.tw/p/404-1013-64349.php?Lang=zh-tw

國際學習獎學金

本校國際化持續深耕與姊妹校之合作關係,依各學院之發展特色與需求,推廣各學院及系所與姊妹校間進行專業交換等合作方案,並商議其他合作項目(如連讀、雙聯學制、實習選送),落實實質交流。希望以國際學術合作模式,與國外合作學校共享教育資源,培養具備國際宏觀視野、兼具實務經驗專業人才的學生,鼓勵本校學生赴外體驗國外教育並探索多元文化,以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提高對國際事務的關注,期許在多元交流之下能開拓國際觀、提昇自我競爭力與增進國際移動能力,成為具世界觀的醫事人才。具體執行項目:1.補助學生國際交流學習。2.補助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活動。3.補助國際學者來訪演講。期待透過國際學習獎學金計畫,可以擴大學生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並促進學生參與國際人道學習活動,同時可以讓各系有更大的國際交流的成長空間。 學校專案連結:https://secretary.csmu.edu.tw/p/404-1013-64345.php?Lang=zh-tw

幸福樂齡 產業培育

面對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中山醫學大學憑藉其深厚的老年醫學與長期照護專業,積極投入高齡產業創新。 本專案透過完善的創育機制與資源整合,致力於逐步克服新創產業在初期階段常面臨的資源匱乏、市場驗證困難及跨域協作挑戰。藉由強化產學合作、導入臨床實證平台及技術商品化輔導,協助新創團隊穩健成長並具備持續運作的能力。進一步深化高齡健康創新創業的推動,建構永續且具影響力的產業創育生態系,促進跨領域資源整合與創新技術的實質落地。透過培育具社會責任感的新創團隊,推動智慧照護、健康促進與長期照護等創新服務,期望造福高齡族群,提升整體社會福祉與生活品質,實現健康老化與世代共融的理想願景。 學校專案連結:https://secretary.csmu.edu.tw/p/404-1013-64357.php?Lang=zh-tw

急難及經濟不利助學金

一份捐款,一份希望,改變就從您開始。 中山醫學大學致力於協助經濟困難學生安心就學,打破環境限制,勇敢追夢。目前校內近十分之一學生來自經濟不利家庭,有些甚至因突發事故或家庭變故,面臨就學中斷的風險。 為此,我們提供學業學習及未來職涯等多元項目之獎助學金,讓經濟不利學生能專心學業,不因經濟壓力放棄未來。 您的每一筆捐款,都是孩子前行路上的一盞燈。 邀請您與我們攜手,支持弱勢、點亮希望,讓更多孩子的人生從此不同。 學校連結網址:https://secretary.csmu.edu.tw/p/404-1013-64231.php?Lang=zh-tw

青春築夢 社團永續

在大學校園裡,社團是夢想的起點,是熱血與創意的聚集地。無論是推動文化、關懷社會,還是實踐永續與公益,社團成員正用青春實踐改變世界的可能。 然而,理想需要資源支撐,行動需要社會的力量。我們誠摯邀請您成為我們的後盾。每一筆捐款,都是一份信任、一份支持,讓更多優質活動得以延續,讓學生的聲音被看見、被聽見。 我們是【中山醫學大學學生社團】,一群對夢想充滿熱情的大學生!不論是文化交流、環保推廣,還是關懷偏鄉,我們相信,每一分投入都能創造改變。 邀請您加入這場青春行動,與我們一同打造更有溫度與影響力的校園生活。" 學校專案連結:https://secretary.csmu.edu.tw/p/404-1013-64307.php?Lang=zh-tw

醫學院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致力於培育具國際觀與人文素養的專業醫療人才。醫學系強化數位化設備、推動國際交流與研究,護理學系設立「終生護您」獎學金,應對護理人力短缺,持續精進教學品質。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推動「醫社築夢」獎學金,鼓勵跨領域創新與實踐。心理學系以多元創意教學與實務並重,打造臨床心理學重鎮,延伸教學觸角至社會關懷。醫學研究所則設立獎學金,吸引優秀研究生持續深耕科研。邀請您一同支持我們,為醫療與健康照護注入新動力,讓中山學子安心就學、無懼逐夢! 醫學院(系) 學校專案連結:https://reurl.cc/9nRxYX

口腔醫學院

當今數位醫療飛速進展,口腔醫學的教學與臨床技術也正邁向嶄新里程碑。為因應AI智慧醫療的未來趨勢,本院積極導入先進數位設備與創新教學系統。目前已配置8台Simodont牙科訓練儀及5台次世代SIMtoCARE訓練儀,並預計於114年6月中旬再添購3台SIMtoCARE,建構更完整且高效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在高度模擬的臨床情境中精進技能、累積實務經驗。 高品質的教學仰賴穩固的資源支撐。從牙科訓練儀、高階口腔掃描器、3D列印技術到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這些創新設備與教學資源的導入,皆需可觀的經費投入。為此,口腔醫學院誠摯邀請您加入支援教育發展的行列,成為培育新一代牙醫人才的堅強後盾。 您的每一筆捐款,都是對未來醫療實力的深耕與承諾。在您的支援下,我們將持續打造完善的數位學習環境,提升學生臨床判斷力與技術操作能力,並培養兼具科技素養與人文關懷的優秀牙醫師。讓我們攜手,為醫療教育注入創新動能,共同培育更多守護全民口腔健康的專業人才。 口腔醫學院學校專案連結:https://reurl.cc/DOoekQ

醫學科技學院

在高齡化社會與醫學科技迅速演進的時代,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致力於培育兼具跨域整合能力與精準健康專業素養的未來醫事相關人才,涵蓋生物醫學、醫學影像、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與聽力學、視光學以及醫學檢驗等領域。我們深信,優質的教育是推動醫療創新與進步的堅實基礎。 面對少子化所帶來的挑戰與資源壓力,學院特別啟動「院級整合型募款專案」,誠摯邀請您的參與與支持,共同擘劃醫事相關教育的永續發展藍圖。本次募款專案將聚焦於以下三大重點方向: 一、支持學生多元發展:包括專題研究、國內外學術交流與競賽、以及清寒助學等計畫,協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與專業實力。 二、更新進階教學與研究設備:汰換與添購先進儀器設備,提升臨床實作與研究教學品質,強化學生臨床能力與實務應用。 三、充實系所與學院永續基金:作為教學發展與學院精進的重要後盾,確保學術與專業教育長期穩健發展。 您的每一份捐助,都是對教育使命的堅定投入。誠摯邀請您成為我們的重要夥伴,攜手灌溉希望、孕育未來,共同打造充滿溫度與影響力的醫學教育環境,培育引領未來的醫事相關人才。 醫學科技學院(系) 學校專案連結:https://mstc.csmu.edu.tw/p/404-1040-64310.php?Lang=zh-tw

健康管理學院

面對高齡化、數位轉型與精準健康浪潮,中山醫學大學健康管理學院致力培育具備跨領域整合、創新思維與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因應現代健康挑戰。為打造與產業緊密結合的跨域學習環境,學院需要更多資源投入,邀請您一同參與。 您的捐款將支持三大專案: 1.智慧高齡與精準健康人才培育:整合系所專業,開設跨域學程,邀請業界師資,提供AI、大數據與智慧照護實習,培養解決高齡與個人化健康議題的人才。 2.健康產業永續發展與社會關懷:鼓勵學生跨系合作,針對永續議題研究,參與國內外研討會,與企業、NGO協作,將成果化為具體社會影響。 3.學生國際交流與專業認證:補助學生國際交流、海外實習及考取專業證照,拓展全球視野,掌握國際健康體系趨勢。 與我們攜手,共創健康永續社會 您的每一筆捐款,都是學生築夢與產業創新的助力。誠摯邀請您支持我們,培育引領健康產業未來的關鍵人才,為社會注入正向改變的力量。 健康管理學院(系) 學校專案連結:https://reurl.cc/7K1Zb5

其他指定用途

每一份心意,都是改變的起點。也許它不屬於任何既定的計畫,卻正好照亮了一處被忽略的角落;也許它沒有明確的名稱,卻悄悄推動了無聲卻重要的改變。這份支持,讓學校在關鍵時刻能即時伸出援手,在看不見的細節中持續溫柔堅定地前行。謝謝您選擇相信,讓我們在每一次可能與需要之間,都有力量接住未來。 ※備註:依募捐基金管理及使用辦法第五條第二款:指定用途之捐款,每筆捐款應提撥百分之十做為校務發展基金;惟若該筆捐款指定之用途為學生之社團活動經費、獎助學金、體育活動及急難救助金,則免提撥,全額提供學生使用。若指定研究用途,應依研發處「中山醫學大學研究發展基金設置暨管理辦法」執行之。

go top